





为更好地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共建、共享与共融,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育人作用,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开阔学科视野,拓展专业知识,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,5月14日-16日,学院连续三天在D-470和D-241举办了六场“会师星期四”主题交流系列学术讲座。
本次“会师星期四”主题交流活动以“拓展学科专业知识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”为主题,分为科普知识类、竞赛技能类、应用推广类三个专场,邀请生命学院边才苗、蒋明、蒋胜韬、付永前、潘志祥和贺建东等6位在基础学科研究、专业学科竞赛、科技创新比赛、服务地方发展和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老师,通过学术沙龙的形式,为广大同学传道、授业、解惑。
在《优生的自然法则》讲授中,边才苗老师谈吐幽默风趣,现场气氛轻松愉悦,大家在欢声笑语中,了解到了优生的本质和实用的优生指导;潘志祥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,以《蝴蝶多样性与城市化》为题,与同学们重点探讨了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,呼吁广大生命学子强化专业身份意识,积极投身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;蒋明和贺建东老师分别为同学们带来了《生命科学竞赛的回顾与展望》和《科学教学技能是怎样练成的》两场讲座,与同学们分享了生命科学竞赛和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的带赛心得、心路历程和备赛要点,让同学们领略到了国赛省赛获奖风光后的不易、坚守和艰辛付出;在应用推广类的专场讲座中,付永前老师的《合成生物学:构造新生命及其应用》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到了合成生物学的魅力、发展现状、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,蒋胜韬老师的《医药化工企业废水处理技术》带领同学们如同实地游历一般,对医药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原理、工艺、流程和检验指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感受。三天的学术讲座,学生参与达三百余人次,同学们普遍反映“脑洞”越开越大,“脑补”十分有效。
本次“会师星期四”主题交流活动采用自由报名的方式,同学们结合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讲座场次,并在现场与主讲老师们积极交流探讨,真正实现了“有备而来、有获而归”的活动举办初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