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新闻
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 -  学院专题  -  综合新闻  -  正文

生命科学学院“职海寻宝”实践队:高原教室里的“知识引路人”

来源:生命科学学院 发布时间:2025-08-06 点击数量:

“到西部去,到基层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”近年来,一大批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部、服务基层,为西部地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前往西部?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坚持到底?带着这样的疑问,生命科学学院组建了“职海寻宝”暑期社会实践队,8月6日,实践队员通过线上专访,对话十年扎根那曲一线教育的叶美琪老师,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,探寻职业成长的密码。

叶美琪老师

职海探秘:教育坚守与融入

叶老师大学就读于西藏一所大学的师范专业,因钟情于西藏文化且身为师范生,便立志扎根这片土地。近十年来,她始终坚守一线教学岗位,即便面临专业与授课科目不符的难题,她毫无怨言,始终认真备课、虚心求教,将对孩子们的关怀融入日常教育,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援藏老师的价值答卷。

访谈实录:援藏坚守与智慧

访谈中,叶美琪老师分享了初到西藏的工作体验与适应过程。强烈的高原反应如影随形,头痛、气短、失眠等症状接踵而至,而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同样不小,从饮食习惯到社交礼仪,从教育理念到学生认知特点,都与传统认知大相径庭。然而,叶老师没有丝毫退缩,她以惊人的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,迅速调整状态,全身心投入工作。她通过循序渐进的锻炼和科学的生活作息调整,逐渐克服身体不适;她主动观察本地教师的教学方式,与同事深入交流,精准把握教学进度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平衡;面对学情差异,她深入研究当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,积极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方法。

访谈启示:为青年大学生职业点亮明灯

“尊重+主动+真诚”,这是融入当地教育的核心法则,更是为青年大学生职业选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,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接纳,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;主动学习请教,是不断提升自己、适应新环境的关键;真诚对待每一个人,是赢得信任、收获友谊的法宝。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,青年大学生们只有怀揣着尊重之心,主动打破文化与沟通的壁垒,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,才能在新的环境中立足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叶美琪老师的援藏之路,无疑为青年大学生们树立了一座光辉的榜样,激励着他们在职业的道路上勇敢前行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
文:付可娴、陈柯琪/图:叶美琪/审核:郑晓莉、陈鸿胜/责任编辑:程子良